<strong id="aaswt"><dl id="aaswt"></dl></strong>
    1. <rp id="aaswt"></rp>
      <source id="aaswt"><menuitem id="aaswt"><option id="aaswt"></option></menuitem></source>
        <b id="aaswt"><tbody id="aaswt"><del id="aaswt"></del></tbody></b>

      1. <source id="aaswt"><menuitem id="aaswt"></menuitem></source>
        1. <strong id="aaswt"><tbody id="aaswt"><label id="aaswt"></label></tbody></strong>

          <tt id="aaswt"></tt>
            <source id="aaswt"><ins id="aaswt"><p id="aaswt"></p></ins></source>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政策解讀 > 合肥市支持工業發展政策匯編 > 市級支持政策 > 合肥市工業支持政策

            2019年合肥市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實施細則

            發布日期:2019-11-04來源: 合肥工投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者:合肥工業科技閱讀次數:字體:[  ]背景顏色:

            根據《中共合肥市委辦公廳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合肥市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合辦〔2018〕19號),為規范資金管理,保障政策落實,本著統籌指導、簡化程序、提高效能和公正廉明的原則,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政策

            1.按照《合肥市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設立主導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智能語音、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智能家電、光伏新能源等產業發展。(執行部門:市國資委,基金方式投入)

            2.小微工業企業貸款貼息及擔保費補貼。經由市政府推介的優質小微工業企業,對其上年度實際發生的流動資金貸款利息,按銀行同期基準利率給予最高50%貼息,并對企業上年度新發生的流動資金貸款擔保費按擔保額給予最高1%補貼。(執行部門:市經信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3.鼓勵新引進工業項目。對新設立的獨立法人企業首次投資建設項目,單個項目總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新引進工業項目,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補助。對工業企業向市域其它工業園區搬遷的項目,以及按城市規劃要求拆遷后重建的項目,按本條款執行。對企業利用存量用地自建自用廠房的,按本條款執行。對工業企業初建期入駐標準化廠房,后期自建自用廠房的,可按本條款執行。(執行部門:市經信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4.實施“百千萬”培訓工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免費為中小微企業和經濟主管部門提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等培訓服務。(執行部門:市經信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5.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對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設備投資補助。其中,智能化改造項目按照整生產線、整車間、整工廠分別給予設備投資12%、15%、20%的獎補;對普通技術改造項目,給予設備投資10%的獎補。(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6.鼓勵企業技術創新。

            1)推進企業創新示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質量標桿”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的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標準化示范的工業企業,按總量控制原則,給予一定比例資金獎補。對獲得國家“現場管理成熟度五星級”稱號的,給予企業星級班組管理團隊50萬元一次性獎勵。上述政策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

            2)提升工業設計水平。對當年獲得紅點獎、IF設計獎、G-Mark獎、IDEA獎、紅星獎、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的設計成果在本地產業化,新增銷售收入超過200萬元的工業設計企業,按獲獎產品的銷售收入擇優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獲得上述獎項金獎的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制造業企業工業設計中心自主研發的設計產品,當年新增銷售收入達到1億元以上的,按設計產品的銷售收入擇優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購買本市專業設計服務且當年新增銷售收入8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按銷售收入擇優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以上條款同一企業不重復享受)。

            3)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品牌建設對標診斷。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列入試點企業制訂技術改造路徑方案、品牌建設評價和品牌提升路徑方案。

            4)支持企業標準化建設。對主持制定盾構機、叉車、挖掘機、攤鋪機等機電產品及關鍵零部件再制造相關的推薦性行業標準(排名前三)、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排名第一)的,分別給予25萬元、25萬元、15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7.鼓勵職工技術創新。激發職工技術創新,推動企業技術進步,設立“職工創新成果獎”,分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等五個等級,獎勵標準分別是20萬元、15萬元、10萬元、5萬元、0.5萬元。(執行部門:市總工會,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8.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1)提升裝備技術水平。通過省級以上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的工業企業,按照成套技術裝備、單臺設備、關鍵部件三種類別,并按照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首臺(套)售價的15%補助。

            2)提升智能家電(家居)技術水平。對通過《智能家用電器通用技術要求(GB∕T 28219-2018)》和《智能家電系統互聯互操作評價技術指南(T∕CAS 290-2017)》評價認證的智能家居系統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通過《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GB/T 28219-2011》評價認證的、并已在我市批量生產的智能家電產品,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同一企業的同類產品只獎補一次,單個企業補助金額不超過300萬元。獎補資金總量控制,擇優獎補。上述政策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

            3)支持服務型制造。對評定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的企業(含工業企業、項目和平臺),按照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評定為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的企業(含工業企業和平臺),按總量控制且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一定比例資金獎補。

            4)支持工業轉型升級。對獲得國家2018年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包括部門預算資金)的項目,按總量控制原則,給予國家獎補資金的最高10%配套。

            5)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對新藥取得Ⅲ期臨床試驗批件的工業企業,給予每個產品100萬元獎補。上年度獲得國家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并在本市產業化且單個產品銷售收入超過200萬元的工業企業,按銷售收入擇優給予每個產品50萬元獎補,每家企業獎補不超過3個產品。對當年獲得國家級一類、二類新藥注冊證書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500萬元、200萬元獎補。

            6)支持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對新認定為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基地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補。上述政策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

            (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推動綠色生態發展。

            1)支持淘汰落后產能。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質量及安全相關要求,主動申請開展落后產能淘汰并通過審核驗收的工業企業,按照“以獎代補”方式給予資金支持。其中水泥行業4萬元/萬噸、造紙行業60萬元/萬噸、印染行業0.5萬元/萬米。其他行業按國家近三年平均標準執行。

            2)鼓勵企業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和綠色制造對標診斷。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為列入試點的工業企業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工作、為年綜合能耗1萬噸標煤以上工業企業制定綠色制造提升路徑方案。

            3)支持工業綠色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對節能環保產業化、重點工業節能節水技改、工業清潔生產、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節能信息化服務平臺等項目,給予最高300萬元一次性獎勵。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4)支持綠色發展體系建設。對當年通過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省級綠色工廠認定的工業企業,按總量控制且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一定比例資金獎補。

            (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0.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

            1)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對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標準認證的工業企業,按照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兩化融合服務機構為工業企業提供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頂層規劃設計及評估。

            2)支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工業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的工業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上述政策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

            3)支持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分別給予企業100萬元一次性獎勵。上述政策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

            4)實施“萬家企業登云”計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鼓勵服務機構為工業企業提供信息化基礎設施、業務應用系統的云化改造和云端遷移服務,對年服務不少于50家的服務機構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5)支持新型信息消費示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的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上述政策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

            6)支持智能制造示范。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工業企業,按照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1.鼓勵工業企業做大做強。

            1)支持企業上臺階。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至1000億的工業企業,增幅超過當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增長水平且當年盈利的,分別給予企業管理團隊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及以上一次性獎勵,每上一個百億臺階增加100萬元,最高給予600萬元獎勵。

            2)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對首次列入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培育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

            (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2.支持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1)推動消費品企業升級。對本年度認定為國家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企業的,按照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本年度認定為省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企業的,按總量控制且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一定比例資金獎補。對當年符合食品生產加工示范條件的企業,擇優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當年度認定為國家級食品企業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示范中心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2)支持消費品品牌建設。對本年度入選支持制造強省政策中央媒體集中宣傳推介“精品安徽”的企業,給予全部廣告推介費用30%的支持。

            (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培育扶持“隱形冠軍”企業。開展制造業隱形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扶持培育一批有技術、有市場的行業領軍企業和細分產品小巨人企業。具體辦法另行制定。(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4.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1)鼓勵小微企業提檔升級。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補,由所在縣(市)區、開發區統一申報。

            2)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對新認定為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按總量控制且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給予一定比例資金獎補。

            (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5.支持汽車、家電企業加快物流管理體系建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保持汽車、家電行業平穩發展。(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6.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對當年首次進入省民營企業百強的前50強工業企業、進入中國民營制造業五百強、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的企業,分別給予管理團隊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獎勵,同時進入多個百強的,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獎勵。(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7.支持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安排專項資金建設運營維護全市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對新認定為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的,按總量控制原則,給予一定比例資金獎補。上述政策與制造強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8.減輕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負擔。對開發園區經審批(備案)工業投資項目(不含技改項目)按繳費目錄繳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給予等額獎補:收入繳入市級及以上的收費項目,由市級審核,其中市級的收費項目由市級兌付,省級及以上的市縣各按50%比例分擔獎補資金;收入繳入縣級的收費項目,由縣(市)區、開發區審核兌付,并報市經信局備案。(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9.重點支持發展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建筑智能化等新型建造方式。投資引導基金的投入規模按照年度資金計劃確定。(執行部門:市國資委,基金方式投入)

            20.(1)對施工總承包企業,承接單項合同額2億元以上的工程總承包建設項目,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2)對施工總承包或監理企業,承接單項合同額1億元以上的工程中推廣應用BIM技術,取得明顯成效并通過專家評審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3)對施工總承包企業,以聯合體、總承包等方式承接單項合同額5億元以上的軌道交通工程、地下綜合管廊等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公共建筑等建設工程,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資金。

            4)支持裝配式、綠色建筑發展。對建筑業企業承接的裝配率達到50%以上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或獲得二星級及以上運行標識的綠色建筑工程,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單體公共建筑或超過10萬平方米的住宅項目,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城鄉建設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21.支持企業上規模發展。對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為10-50億元、50-100億元、100億以上的施工總承包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加10億元、20億元、增長20%的,分別給予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城鄉建設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22.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對施工總承包企業上一年市外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分別給予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每上一個臺階(超過50億元以上的,每20億元獎補50萬元為一個臺階)獎補一次。

            對專業承包企業上一年市外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5億元、10億元的,分別給予50萬元、80萬元一次性獎補。每上一個臺階(超過10億元以上的,每5億元獎勵50萬元為一個臺階)獎補一次。

            對建筑業企業上一年境外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5000萬美元、1億美元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補。每上一個臺階(超過1億美元以上的,每1億美元獎補50萬元為一個臺階)獎勵一次。

            (執行部門:市城鄉建設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23.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在規定時間內:對獲得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建筑業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獲得工程監理綜合資質的監理企業,或獲得除建筑工程外兩項住房城鄉建設部核準的壹級總承包資質的建筑業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鼓勵企業跨區域經營,對具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建筑業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具有工程監理綜合資質的監理企業、除建筑工程外具有兩項住房城鄉建設部核準的壹級總承包資質的建筑業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城鄉建設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24.支持企業創優奪杯。在規定的時間內:承建的工程項目獲得“魯班獎”的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企業連續兩年累計獲得兩個及以上“國家優質工程獎”、“詹天佑大獎”、三個及以上省級優質工程、“市政金杯獎”、“鋼結構金獎”、四個及以上“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分別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城鄉建設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25.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建筑業企業完成并分別被批準為1項及以上國家級工法或技術中心,3項及以上省級工法,獲得3項及以上發明專利,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城鄉建設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支持建筑業發展政策中,同一企業或同一項目多次獲獎的,按最高獎勵金額給予獎補,不重復計算獎補。

            二、支持自主創新政策

            26.根據《合肥市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合肥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設立量子通信、新能源汽車、燃氣輪機、精密制造等新興產業增長源基金,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承擔的新興產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執行部門:市國資委,基金方式投入)

            27.根據《合肥市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設立天使投資基金,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對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創辦企業給予優先扶持。(執行部門:市國資委,基金方式投入)

            28.鼓勵科技保險融資,引入科技保險經紀公司與多家保險公司成立共保體,分擔創新企業市場風險。

            1)鼓勵創新企業和保險公司開展科技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貸款等保險業務,貸款企業無法償還科技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貸款的,由科技保險基金、銀行、保險公司按約定比例承擔賠償責任;銀行對企業科技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貸款,實行基準利率貸款,按照基準利率50%給予銀行利息補貼。

            2)對于開展科技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的保險公司,按不大于1%收取保險保費的,給予保險公司最高1%補貼。

            (執行部門:市科技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29.對企業以專利權質押貸款方式融資額達到500萬元及以上的,市一次性按貸款利息和專利評估費總額的50%予以補助,最高可達20萬元(省和市不重復支持)。對當年開展專利質押的擔保機構,擔保額達2000萬元以上的,給予擔保機構20萬元獎勵。(執行部門:市知識產權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30.創新貸風險池資金支持高科技企業融資。擔保(保險)公司按照1:1配套,商業銀行按照風險池資金10倍安排定向信貸資金,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金融產品合作各方按照一定比例承擔創新貸貸款風險,超出風險池部分由擔保(保險)公司和銀行按比例承擔責任。銀行對企業科技創新貸貸款,實行基準利率貸款,按基準利率50%給予銀行利息補貼。擔保公司按不大于1%收取擔保費的,給予擔保公司最高1%的擔保費補貼。擔保公司收取企業保費加上財政保費補貼總體不超過1.5%。(執行部門:市科技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31.對合肥市科技小巨人企業自主創新研發項目,擇優給予資金支持。(執行部門:市科技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32.對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方法的自主創新研發或引進應用項目,擇優給予資金支持。(執行部門:市科技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33.對重點產業領域的關鍵技術重大研發類項目,擇優給予資金支持。(執行部門:市科技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34.支持企事業單位與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沿線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技術領先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創新能力,對科技合作研發項目,擇優給予資金支持。(執行部門:市科技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35.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36.對經市科技部門備案的各類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考核優秀的給予30萬元獎勵。對考核優秀的農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建院士工作站給予50萬元資助。對新建院士工作站的在站院士,自次年起三年期內給予每人每年5萬元院士生活補助。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在獲得天使投資基金或創業引導基金支持的前提下,再給予創業團隊100萬元配套資金資助。對在合肥發起、組織國際性或全國性學術論壇,技術研討和創新交流活動,擇優給予補助。(執行部門: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37.支持創新型城市、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若干重大軟科學研究項目,按《合肥市軟科學項目實施細則》執行。(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38.鼓勵發展新型科技服務機構。新成立從事專利運營、數據分析服務、研發設計、成果評估交易的新型科技服務機構,對其當年服務性收入超過200萬元的,給予50萬元獎補。(執行部門: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39.對單位或個人當年獲得授權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當年發明專利獲得授權10件、20件、30件的單位;當年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貫標培育和認證的企業;當年開展國內專利維權的企業;當年代理發明專利獲得授權的本市專利代理機構,根據實際數量由縣(市)區、開發區統一組織申報,給予縣(市)區、開發區50萬元以上獎補,由其兌付單位或個人。(執行部門:市知識產權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0.對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項目(連續兩年),當年驗收合格的,給予30萬元資助。(執行部門:市知識產權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1.對企業聘請從事技術、管理工作的高層次外國人才,且每年在企業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的,一次性給予企業當年聘用費50%、最高60萬元補助。(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2.企業購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肥轉移轉化的,按其技術合同成交并實際支付額給予獎補,對單項成果實際支付300萬元以上的給予50萬元獎補。(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3.鼓勵高校院所及企業積極開展技術轉移轉化,依據年度全國技術合同登記系統中的累計交易并實際到賬額進行獎補。對500萬元以上至1億元、1億元以上至5億元以及5億元以上的,按不同比例分別給予最高10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補。(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4.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大力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外資來我市設立研發機構的,按其當年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5.對當年獲批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當年獲批的省級知識產權示范培育園區,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知識產權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6.對年度考核優秀的市級以上(含)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分別給予50萬元獎補。市級以上(含)科技企業孵化器每孵化一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7.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8.鼓勵科技型企業開展股權和分紅激勵工作。對完成激勵實施工作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49.鼓勵經市級認定的大數據企業圍繞智慧城市、區塊鏈、人工智能,加強業務驅動,開展場景應用創新。經市級備案,運用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開發智慧城市場景應用產品,且經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研發完成并上線運營的項目,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數據資源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50.在對高新技術企業投保的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雇主責任險、科技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專利保險予以補助的基礎上,拓展險種范圍,按投保企業實際支出保費的30%給予補助。(執行部門: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51.對租用納入安徽省、合肥市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網的儀器設備及G60科創走廊城市納入開放共享的儀器設備,按租用儀器設備年度支出的20%給予租用單位補助,每個租用單位補助最高可達200萬元。(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52.對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計劃項目的企業,按項目上年實際國家撥付經費的10%-20%給予獎勵,每個項目最高可達200萬元。(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53.對新認定的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54.對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企業研發投入補助、專利權人涉外維權訴訟費、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企業引進年薪50萬元以上科技人才等補助,按省支持科技創新政策要求給予資金補助。(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三、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政策

            55.按照《合肥市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合肥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設立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農業種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發展、產業結構升級升效。投資引導基金規模根據年度資金安排計劃確定,具體實施細則另行制定。(執行部門:市國資委,基金方式投入)

            56.設施蔬菜瓜果規模化基地建設。全市擇優支持一批設施鋼架大棚(連棟大棚)且達到一定標準條件的設施蔬菜瓜果規模化基地,每個基地給予60-12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57.支持畜牧業發展。

            1)畜禽標準化健康養殖。擇優支持一批養殖場(小區)實施提檔升級和畜禽標準化建設,每個給予20-60萬元一次性獎補。

            2)規模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在四縣一市支持一批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建設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每個養殖場(小區)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58.動物防疫體系。將動物防疫和無規定動物疫病省級示范區建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強制免疫疫苗配套經費由各級財政按照規定比例承擔,免費發放農戶使用。(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59.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發展項目。

            1)合肥市水稻機插秧作業補貼。扶持一批水稻機插秧示范片,對機插秧作業服務,給予40元/畝獎補,市、縣按照1:1比例承擔獎補資金。

            2)合肥市創建國家級“平安農機”示范市獎補。對新獲得國家級“平安農機”示范縣稱號的縣(市),給予100萬元建設獎補。

            3)全程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擇優扶持一批新建集農業技術推廣應用、農資產品展示展銷、農機作業信息發布、農機維修保養存放、農機人員培訓管理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全程農事服務中心。達到新的驗收標準的,按照大中小規格分別給予160萬元、100萬元、60萬元獎補,除省級獎補外,市、縣按照1:1比例承擔剩余獎補資金。

            (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60.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貸款貼息。對全市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當年用于生產經營的銀行貸款,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給予50%貸款貼息補助,獎補額度分別不超過10萬元、5萬元。(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61.支持城區、開發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點。在城區、開發區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的村(居)中擇優獎補20個,每個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62.支持現代漁業發展。擇優支持一批現代漁業基地建設,每個基地給予不低于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63.支持蝦稻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對新建連片規模200畝以上的蝦稻綜合種養示范基地,擇優給予不低于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2)對蝦稻綜合種養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級示范區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3)對龍蝦產品加工出口創匯達到一定規模的,給予不低于20萬元一次性獎補。

            4)對2019年新創建的龍蝦及其加工產品、蝦稻米產品獲得國家馳名商標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5)對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本地蝦稻米或龍蝦及加工產品年銷售額超過一定數額的,給予不低于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6)對新組建的蝦稻產業化聯合體達到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標準的,擇優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64.品牌獎勵。新獲得農產品國家地理標志登記的機構或組織,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65.實施鄉村企業家人才隊伍建設百千萬工程。根據《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關于實施鄉村企業家人才隊伍建設百千萬工程的意見》(皖組發〔2018〕6號)文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免費為鄉村創新創業領軍企業家、回鄉創業大學生、農村基層組織骨干、基層農業科技人員、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經濟主管部門提供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等培訓服務。(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66.糧油優質綠色生產基地(點)建設。擇優對各地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優質綠色糧油生產基地(點)建設,參與區域性公共品牌創建給予扶持。按照建設適度規模給予每個基地(點)不高于20萬元獎補,由縣(市)統一組織申報,再由其兌現至各新型經營主體。(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67.支持“互聯網+”現代農業。擇優支持各地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每個按照投資總額的50%給予資金獎補,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68.支持休閑農業發展。擇優扶持一批休閑農業示范點(村、園)建設,對每個休閑農業示范點按照當年新增投資額的30%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50萬元。(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69.支持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對全市范圍內單個綠肥種植基地相對集中連片達到1000畝的,按照200元/畝給予獎補。(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70.支持種子育繁推基地建設:擇優扶持一批種子育、繁、推、制種基地建設,每個基地項目給予一定資金補貼。財政資金不高于項目總投資50%給予補貼。(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71.促進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

            1)扶持成長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對列入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統計范疇的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2019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幅超10%的企業進行獎補。

            2)降低產業化示范聯合體牽頭企業融資成本。對省、市評定的農業產業化示范聯合體牽頭企業(一個聯合體限報一家企業),依據企業2019年度發生的且用于生產經營的銀行貸款,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核算利息給予貼息,單個企業貼息額度不低于20萬元且貼息比例不超過50%,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3)支持農業企業開拓、擴大海外市場。對2018年度年出口值不少于200萬美元的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獎補,對單個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4)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對2018年度首次獲批國家部委認定的技術中心、示范企業給予獎補,每家獎補40萬元。

            (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72.支持省、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對列入2018年建設計劃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經驗收合格后予以獎補,每家獎補500萬元,縣(區)配套750萬元。(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73.對中小微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保費補貼等。對當年從事農業生產的中小微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獲得貸款的,在按時還本付息后,給予50%保費補貼;對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的擔保機構,如當年擔保費率不超過1%的,按其差額給予50%補貼。對當年給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擔保出現代償的,對擔保機構代償超過40%的超額部分給予50%的補貼。(執行部門:市農業農村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74.林業產業基地建設。其中:經果林和精品花木基地建設,新增連片經果林或精品花木基地達到200畝,苗木品種、栽植密度、苗木規格、造林質量等符合相關技術規定和要求,根據規模和質量擇優獎補65-95家,一次性獎補20萬元。超過300畝,增加的面積按每畝不超過600元進行擇優獎補,計劃資金1900萬。花卉生產基地建設。新增花卉生產基地達到40畝,花卉品種、種植密度、市場前景等符合相關技術規定和要求的,根據規模和質量擇優5-10家,一次性獎補20萬元,超過40畝部分按10元/平方米擇優獎補。計劃資金200萬元。總計預算獎補資金2100萬元,采取總量控制。(執行部門:市林園局,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投入)

            75.農業保險。用于特色農業保險市級配套。對我市開展的大棚草莓、桑蠶、苗木、蛋鴨、茶樹、大棚蔬菜、小龍蝦、淡水養殖、設施農業等特色農業保險品種的保費,市財政、縣(市)區財政、農戶按3:4:3的比例承擔,具體要求按照省、市有關規定執行。(執行部門:市財政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四、支持服務業發展政策

            76.設立相關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執行部門:市國資委,基金方式投入)

            77.小額擔保貸款、“整貸直發”金融產品。對從事財政和人社部門認定的小額擔保貸款的擔保機構,不以任何形式向被擔保人(企業)收取擔保費和其他費用的,按照1.5%的年化擔保費率對擔保機構予以一次性獎補。對于從事“整貸直發”工作的銀行,根據省財政廳文件,按照當年“整貸直發”貸款季末平均余額的1%,給予手續費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財政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78.對過往年度“成長貸”業務專項資金進行歸集,委托合肥市興泰擔保行業保障金運營有限公司運作,與有關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銀行合作,支持全市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業信貸融資。合作各方按照一定比例承擔貸款風險。對成長貸業務實行基準利率貸款的銀行,按照貸款利息30%給予銀行補貼,對成長貸業務按不高于1%收取擔保費的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按照融資擔保額的0.5%給予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補貼。(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79.強化上市后備企業培育,對納入上市后備資源庫的企業,在其獲得上市申請受理函后,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利用紅籌和VIE等架構在境外交易所首發上市融資的企業,在其獲得省級獎補資金后,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補。此前年度已享受過市級有關新三板掛牌(含創新層掛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獎補資金的企業,按其已獲獎補資金與此項獎補資金的差額給予企業獎補。對2019-202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再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80.強化新三板掛牌后備企業培育,對納入掛牌后備資源庫的企業,在其完成新三板掛牌當年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此前年度已享受過市級新三板掛牌“借轉補”且已轉為獎補、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獎補資金的企業,按其已獲獎補資金與此項獎補資金的差額給予企業獎補。(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81.對當年進入新三板“創新層”的掛牌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此前年度已享受過新三板“創新層”獎補資金的企業不再享受。(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82.設立稅融通業務獎勵資金。鼓勵市本級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開展稅融通業務,對稅融通年度業務發生額達到5000萬元,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且無需企業提供抵押物作為反擔保措施和繳存客戶保證金的市本級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83.對依法合規經營、年化擔保費率不高于1.2%、融資擔保放大倍數達到4倍以上、且完成政銀擔年度目標任務的市本級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按其年化在保貸款平均余額增加額(不含稅融通和成長貸業務)的0.5%,給予最高不超過1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84.對新設立的金融機構法人,自開業年度起前兩年,每年給予其一定補助:注冊資本10億元(含)以上的每年補助1000萬元;10億元以下、5億元(含)以上的每年補助500萬元;5億元以下、1億元(含)以上的每年補助200萬元。對新設立的銀行業非法人金融機構,自開業年度起前兩年,每年給予其100萬元的補助。對上述新設立的金融機構,自開業年度起前三年,每年給予高管人員每人5萬元獎勵。(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85.對上市公司當年實施再融資,融資額中1億元以上資金用途符合我市相關產業發展規劃,獎勵上市公司50萬元,融資額中5億元以上資金用途符合我市相關產業發展規劃,獎勵上市公司100萬元;對2018年以來引進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投資方向不涉及城建、房地產等領域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新增股權投資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含上市公司、首次實現融資的新三板和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企業),年度新增股權投資金額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的,每家企業獎勵50萬元,年度新增股權投資金額達到5000萬元及以上的,每家企業獎勵100萬元;對新三板和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并于2019年實現首次融資的企業,在其獲得省級獎補資金后按照1:1配套獎勵。(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86.按照《合肥市培養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實施細則》(合政辦〔2018〕24號)文件第94、95、96、97條規定,對已獲獎補的新設立金融機構、金融專業服務機構和私募基金,在五年獎補期內,給予持續獎補支持。(執行部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87.支持物流企業信息平臺建設。對物流企業投資建設的物流信息平臺投資額達500萬元以上的,按項目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88.支持物流企業培育品牌。

            1)對新晉升國家5A和4A級的物流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

            2)對被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示范物流園區的,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一次性獎補。

            3)對被新認定為國家物流樞紐的,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89.支持再生資源產業發展。(1)支持新建、配建、改建再生資源社區回收站(亭)和分揀中心。對建設符合“合肥市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示范項目建設標準”的社區回收站(亭)達到20個,對有關單位給予8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建設符合“合肥市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示范項目建設標準”的分揀中心達到6個,對有關單位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供銷社,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2)支持報廢汽車入園(合肥靜脈產業園)集中處理。對年處理量達到3000輛(中型車、載重車按1.5輛計)以上的汽車拆解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0.支持信用服務機構發展。

            1)對在我市注冊納稅的信用服務機構,在合肥市區域內開展信用征集、調查、評級等信用服務業務年度收入達500萬元以上,開發創新1-2項信用服務產品并在合肥市行政和社會管理事務中推廣應用的,按照業務收入1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2)對在我市注冊納稅的信用服務機構,依托市級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歸集各類信用信息,強化與政府部門、市場機構等共享共用,在合肥市區域內創新拓展“信易+”守信激勵場景,為合肥市信用狀況良好主體提供各類優惠服務并取得良好社會效應的,按照提供給守信主體的優惠總額度2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1.支持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1)對被新認定為省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園區、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的,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2)對認定以來運行一年及以上的各服務業集聚區建設、運營成效進行重點評估,省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園區(包括省級示范物流園區)評分前2名的、省級服務業集聚區評分前5名的、市級服務業集聚區評分前5名的,分別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2.鼓勵服務業企業上臺階,對年營業收入首次達到3億元、5億元、10億元,且年營業收入增速超過20%的按期升規入庫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不含房地產開發、金融、商貿),一次性獎勵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3.支持“放心糧油”和“主食廚房”工程。

            1)支持“放心糧油”工程。對經新認定的“放心糧油”銷售固定網點(示范店、經銷點,且被糧食行政管理部門選定為糧食應急供應網點,規范經營1年以上)5個以上(往年享受過該項政策的企業,新增網點達到10個以上),經營總面積500平方米以上,且已注冊經營滿5年的單位或個人,按“放心糧油”網點數及營業額業績擇優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經認定的“放心糧油”配送中心,符合“五位一體”發展方向,且被市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選定為糧食應急保障中心,規范運營1年以上,擇優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國家級或省級“放心糧油”示范加工、供應企業(且申報成為糧食應急加工、供應指定企業),在省市質量抽檢中,2年內未出現任何食品安全指標超標,按放心糧油產值擇優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2)支持“主食廚房”工程建設。對符合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設相關標準,總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被認定為“主食廚房”示范企業,經營網點達10個以上(往年享受過該項政策的企業,新增網點達到12個以上),按網點數及經營業績擇優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發改委(糧食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4.支持“中國優質糧油”工程。

            1)支持“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范創建。對認真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范創建企業及獲得當年“中國好糧油”產品認定的企業,按照“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范創建資金投入及“中國好糧油”產品年銷售額,擇優給予不超過50萬元一次性獎補。

            2)支持政策性糧食收儲企業的科學保糧設施建設。對政策性糧食收儲企業購置科學保糧設施,按資金投入規模,擇優給予不超過購置科學保糧設施總金額30%,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執行部門:市發改委(糧食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5.支持快遞業發展。

            1)支持企業總部建設。鼓勵快遞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企業設立總部、區域性總部、分撥中心、運營中心或者數據處理中心,注冊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服務地市跨10個市以上,且不少于10家經營機構,并進入國內20強快遞企業或上市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2)支持快遞企業做大做強。對快遞年業務量超過5000萬件(收派)且年增幅40%以上的快遞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3)支持安檢機配備。對當年中小企業集中統一購置的安檢機進行補貼,單個安檢機價格在10萬元至20萬元的,按購置總金額的25%給予財政補貼,單個安檢機價格在20萬元以上的,按購置總金額的30%給予一次性獎補。

            4)支持快遞自動分揀配備。設備投資額達300萬元(含)以上的,按投資額的15%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5)支持快遞末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末端網點備案總數200個以上(其中標準化網點數量40%以上)、末端服務面向轄區內用戶和所有快遞企業開放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郵政管理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6.對社會資本舉辦醫養結合型護理院,新建、擴建(租賃經營)正常運營1年后,床位數300張以下的,按每張床位2000元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床位數300張(含)以上的,按每張床位5000元給予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衛健委,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7.鼓勵建設具有全國競爭優勢的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試驗區, 經市級認定后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補。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及骨干企業以產業鏈延伸和產業集聚為目標,積極引入產業配套企業,集聚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及特色園區,經市級認定后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數據資源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8.經市級認定的大數據企業,從事數據采集、加工處理、交易等數據資源服務,年度數據資源服務收入總額累計首次達2000萬元、1億元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數據資源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99.加快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對新注冊成立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投資總額在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投資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市場監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00.促進檢驗檢測機構參與國際交流,每年達成2個以上國際檢測認證實驗室互認的,給予該機構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市場監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01.對制造業企業將檢驗檢測業務發包給檢驗檢測機構的,年度外包總額在300萬元以上,按外包總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執行部門:市市場監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02.對首次獲得中國質量獎、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及首次成功注冊地理標志商標的機構或組織,在省級獎補的基礎上,配套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市場監管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03.設立促進服務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現代物流業、科技服務業、節能環保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外包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健康服務業、商貿流通業等發展。(執行部門:市國資委,基金方式投入)

            104.鼓勵電子商務規模發展。對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首次突破3億元、5億元、8億元的電子商務企業,且增幅達到20%以上的,分別給予企業50萬元、60萬元、8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05.鼓勵服務外包在岸、離岸業務規模發展。

            1)對年服務外包在岸執行額達到3000萬美元(含3000萬美元,下同)、5000萬美元、8000萬美元,且增速達到全市平均水平的服務外包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60萬元、7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2)對年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達到1000萬美元、3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且增速達到全市平均水平的服務外包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60萬元、7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上述在岸、離岸執行額獎勵政策不能重復享受)

            (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06.支持農產品產銷對接。扎實開展合肥都市圈的交流合作以及皖北等城市的對接幫扶工作。對經批準的由雙方主管部門組織在肥舉辦的,對接雙方規模超過500家以上單位的大型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給予承辦方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07.支持市場主體快速發展。對上年商品零售額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的企業,按照規模與增速綜合排名,對綜合評定前15名,分別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08.支持特色街區建設。對單位建設改造特色商業街區被認定為省級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09.支持互聯網+家政服務業。

            1)支持家政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對家政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當年建設或升級改造家政信息服務平臺投入200萬元以上的,給予25%的資金補貼,單個項目累計最高獎補不超過100萬元。

            2)支持家政O2O模式發展。鼓勵家政服務業企業提高線上交易,年銷售總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且網上年銷售額在年銷售總額占40%、50%、80%的家政服務業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60萬元、8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上述兩款政策不重復享受)

            (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10.支持會展經濟發展。依據《合肥市促進會展業規范發展辦法》,圍繞規范會展活動,促進會展業規范化、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信息化發展,打造區域會展名城等目標要求,支持引進舉辦大型展覽、會議,支持會展項目獲得國際認證,支持知名會展機構落戶合肥。

            1)展覽獎補。①國際性、全國性展覽獎補,按照每1萬平方米獎補30萬元,單場不超過200萬元的標準獎補。②專業類展覽獎補,按照每1萬平方米獎補15萬元,單場不超過150萬元的標準獎補。③消費類展覽獎補,按照每1萬平方米獎補10萬元,單場不超過100萬元的標準獎補。④新增展種獎補,對舉辦規模達到1萬平方米或500個標準展位的新增展種,在享受展覽獎補的同時,每新增一個展種獎補15萬元。

            備注:以上展覽單場室內面積至少1萬平方米,連續獎補三次的,從第四次開始按獎補金額的60%補貼。

            2)國際性會議。各類行業協會、學會、學術機構、高校及行業主流媒體等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在三、四、五星級或經旅游主管部門認定的同級品牌酒店舉辦。參會人數超過200人以上,其中,境外參會人員在50人以上的國際性會議,對境外參會人員每間夜分別獎補200、300、400元,單個會議不超過20萬元。

            3)會展項目國際認證獎補。會展項目從獲得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當年起,一次性獎補30萬元;支持專業場館運營方以城市名義加入UFI 等國際組織中國代表機構,并開展城市國際會展營銷交流活動,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20萬元一次性補助。

            4)知名會展機構落戶獎補。對購買自用辦公用房的,按購房房價的5%且每平方米不超過8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3年平均支付,累計不超過50萬元;租賃自用辦公用房的,連續3年每年按經核定房租的20%進行獎補,累計不超過30萬元。

            (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11.支持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在境外設立投資企業。對企業在境外設立投資企業,當年單個項目累計實際投資300萬美元以上的,按實際投資額排名前十名分別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投資“一帶一路”國家項目優先。(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12.支持合肥水運港發展,具體辦法另行制定。(執行部門:市商務局,借轉補投入方式)

            113.支持合肥國際內陸港發展,具體辦法另行制定。(執行部門:市商務局,借轉補投入方式)

            114.支持合肥航空港發展,具體辦法另行制定。(執行部門:市商務局,借轉補投入方式)

            115.支持電商扶貧。支持建設合肥市農產品電商扶貧特色館:對電子商務平臺運營企業,為我市農特產品搭建電商扶貧特色館、提供網絡營銷服務,年網絡交易額達到3000萬元以上的,給予連續3年每年50萬元的獎補資金支持。(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16.支持標準化家政服務站創建。支持家政企業在有條件的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等按照標準創建標準化家政服務站。對所建標準化家政服務站達到一定規模和符合標準的家政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17.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18-2020年,市財政每年統籌安排一定資金給予省級政策1:1比例配套,用于外資專項工作激勵,重點支持引進以下項目: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在我市新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外資研發機構、非獨立法人的外資獨立研發部門或分支機構;投資總額超過1億美元、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房地產業、金融業及類金融業項目除外,下同),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兩年累計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3000萬美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新材料制造業項目等。積極吸引跨國公司、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在我市設立外資地區總部和采購中心、結算中心、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機構,對新設立的外資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按其當年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投入方式)

            118.支持商品消費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商業設施提升改造、發展社區商業、新設經營網點、開展新零售、引進電商總部型企業、制造企業成立零售公司、新成立汽車銷售企業、開展促消費活動、建設商貿特色小鎮等。具體政策另行制定。(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五、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政策

            119.根據《合肥市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合肥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設立合肥影視演藝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電視劇(包括網劇等)、電影、舞臺劇及綜藝節目的原創精品創作。(執行部門:市國資委,基金方式投入)

            120.貸款貼息。文化企業因實施文化產業項目向銀行貸款所產生的利息可獲得補貼。單個企業累計貸款額度不低于100萬元,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確定貸款利息總額,給予貸款文化企業利息總額50%的資金補貼,每年可申請一次(連續申請不超過3年)。(執行部門:市文旅局,金融創新產品方式投入)

            121.新興文化產業。

            1)支持文化創意載體建設。重點支持創意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內的創意載體建設。支持計劃新投資1億元以上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按項目計劃投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2)支持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支持計劃投資500萬元以上,對藝術品、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和開發的項目,集內容資源、新聞采編、新聞傳播、市場對接于一體的融媒體平臺項目,智能化舞臺演藝設備和高端音視頻產品研發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引領新型文化消費的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沉浸式體驗平臺、應用軟件及輔助工具的研發項目,按項目計劃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3)支持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重點支持利用老廠房、老建筑、舊民居等資源改建的文化旅游融合項目建設。計劃新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文化創意街區、旅游特色小鎮、文化創意樓宇,按項目計劃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執行部門:市文旅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122.支持體育園區(場館)建設。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體育產業集聚區(基地、綜合體)項目,按項目計劃投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計劃新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體育特色小鎮、體育場館、體育產業孵化器、體育公園項目,按項目計劃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執行部門:市體育局,借轉補方式投入)

            123.支持社會資本新建文化場館。社會資本新建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科普館、鄉鎮影院,投資200萬元以上的城市閱讀空間、實體書店、攝影(錄音)棚、影視后期制作基地,按從高不重復原則給予項目50萬元或按項目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24.支持社會資本新建體育場館。社會資本新建投資200萬元以上的體育健身場館,按從高不重復原則給予項目50萬元或按項目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執行部門:市體育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25.支持城市閱讀空間建設。依據《合肥市城市閱讀空間考核方案》,委托第三方對我市城市閱讀空間年度基礎設施建設、業務信息化建設、讀者服務、組織管理、宣傳推廣等基本公共服務情況進行考核,按照考核結果給予良好以上等次的運營方不超過12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26.對獲得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廣播電視總局(國家版權局)等部委設立的全國性重大文化產業獎項的文化企業,給予企業10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27.鼓勵文化走出去。企業被認定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或有項目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28.由我市推薦獲得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版權示范基地(園區)、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古鎮名村、旅游特色小鎮、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優秀鄉村旅游目的地、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科技旅游基地、休閑客棧、休閑農莊、旅游特色街區的分別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文旅局、市體育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29.支持體育賽事。職業體育俱樂部參加全國聯賽并承辦主場比賽的;企業承辦國家級以上單項體育賽事或全國性大型群眾體育賽事的。以上組織成本不低于200萬元的,給予50—100萬元一次性獎補。職業體育俱樂部參加全國聯賽獲得冠軍、亞軍的另外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執行部門:市體育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0.影視制作企業以第一或第二出品人資格在國家、安徽省影視主管部門申報立項的:電影在院線公開放映的,每部按照票房收入給予100—40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獎補。公開放映發行的原創影視作品在國際上獲獎,每部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電視劇、紀錄片在中央電視臺或省級衛視播出,電視劇按每集3萬元、紀錄片按5萬元給予一次性獎補;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在國內主要視頻網站上播出點擊率居該網站年度前10的,每部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1.本省版權登記的動漫產品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薦國產優秀動畫片名錄及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動漫品牌建設和保護計劃等國家級扶持計劃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獲國際知名展會獎項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合法取得國內原創動漫、影視、文學作品版權進行研發的網絡游戲產品:已上線運營且年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入選“中國原創游戲精品出版工程”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每部動漫、網絡游戲作品僅獎補一次。(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2.對動漫游戲企業、院校設立或合作設立動漫游戲產業研發、孵化平臺,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平臺的,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一次性補助。(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3.鼓勵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升級改造、多元化經營。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連鎖經營不累計面積)持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滿3年,實際營業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對現有經營場所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后單機面積不低于4平方米,改造投資在300萬元以上的,按項目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4.支持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鼓勵合法經營的歌舞娛樂場所利用原場地和設備優勢,建成多功能的文化娛樂體驗中心,或在大型商業綜合設施內新建涵蓋多種經營業務的城市文化娛樂綜合體的,改造投資在300萬元以上的(新建800萬元以上的),按項目實際投資額的20%(新建1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5.扶持民營文藝院團發展。對原創劇目、人才培養、商業演出、優秀民營院團等予以獎補,具體辦法按照《合肥市促進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扶持辦法》及其細則執行。(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6.新晉升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7.年內投資額(不含土地相關費用)超過3000萬元的旅游項目,按投資額的2%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138.大力發展露營等旅游新型業態。對于建成休閑露營地并對外運營,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完善,未發生安全事故,投資額不低于1000萬元,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執行部門:市文旅局,事后獎補方式投入)

            六、各類重點產業政策資金

            139.大力引進各類人才。聚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根據《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創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見》(合發〔2017〕17號)和《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人才來肥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合發〔2018〕18號),以人才優先發展打造新一輪創新優勢、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執行部門:市人才辦、市房產局、市經信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衛健委、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分別執行,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0.支持“三重一創”建設。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三重一創”建設若干政策的通知》(合政〔2018〕30號),統籌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重大新興產業工程、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建設。(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1.支持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根據《中共合肥市委辦公廳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推進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合辦〔2018〕27號),大力推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建設。(執行部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2.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合政辦〔2018〕48號),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執行部門:市科技局,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3.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合政〔2018〕101號),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執行部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4.支持智能語音產業發展。設立專項資金,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中國聲谷建設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7〕119號)和《合肥市支持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合經信電子〔2018〕461號)要求,促進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5.設立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及科大新校區建設經費,重點支持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等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6.設立研究院經費,重點支持一流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推進院地合作,共建高端協同創新平臺。重點支持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清華公共安全研究院等高端創新平臺建立市場化運營機制,加快成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源地。(執行部門:市發改委,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7.設立重大項目經費,支持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支持重大招商項目落地。具體按照《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合肥市大項目招商引資政策導則〉的通知》(合政〔2018〕27號)執行。(執行部門:市投資促進局)

            148.提升標準化工作水平。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充分發揮“標準化+”效應,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的意見》(合政〔2018〕144號),支持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培育國家級、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支持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等。(執行部門:市市場監管局,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49.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合政辦〔2018〕45號),優化跨境電子商務布局,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活動,加快推進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建設。(執行部門:市商務局,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150.充分發揮重點展會作用。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舉辦家博會和新能源汽車展,發展會展經濟,進一步提升展會品牌水平和影響力,促進合肥市家電、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執行部門:市經信局,事后獎補等方式投入)

            七、政策兌現和績效管理

            (一)政策兌現方式。

            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采取基金、金融創新產品、“借轉補”、事后獎補等方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基金方式安排的資金,以增資方式注入市屬國資公司;金融創新產品由各產業政策執行部門負責執行,涉及建立資金風險池的,資金撥付合肥興泰集團統一運作;“借轉補”方式安排資金,按《合肥市財政資金“借轉補”管理辦法》執行,支持單個企業或項目,原則上不低于100萬元;事后獎補方式安排資金,按政策規定標準或條件執行,支持單個企業或項目,原則上不低于50萬元;“大專項+任務清單”方式,按《合肥市財政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辦法》執行。嚴格執行資金總量控制原則。有償方式投入收回的資金,由市財政統籌安排。

            工業新引進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投資補助資金由市與縣(市)區、開發區按1:1比例承擔,享受市級重大項目政策支持的,不再重復享受我市投資補助類扶持政策。自主創新政策承接省創新發展政策條款,50萬元以下的由縣(市)區、開發區承擔;50萬元(含)以上的由市和縣(市)區、開發區按1:1承擔。其他涉及縣(市)區、開發區配套的政策資金,市財政兌現市級承擔部分,縣(市)區、開發區財政按比例配套承擔。

            2018年及以前年度已明確政策支持,2019年及以后年度需要驗收后再結算獎補資金的工業標準化廠房獎補、工業新引進項目獎補等政策,以及連續支持五年的新設立金融機構獎勵、技術改造財政增量貢獻獎勵,統籌安排資金予以保障。

            本政策與其他財政政策不重復享受。同一企業或同一項目多次獲獎的,按最高獎勵金額給予獎補,不重復獎補。對弄虛作假、騙取資金的,予以追回,并納入合肥市產業政策管理信息系統黑名單庫,3年內不得申報產業政策;情節嚴重的,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二)政策申報流程。

            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產業政策管理信息系統工作機制的通知》(合政辦秘〔2018〕119號),除基金方式投入及設立風險池運作的創新金融產品方式投入的政策條款,按基金管理辦法及金融產品運作管理要求申報外,本細則各項政策原則上通過合肥市產業政策管理信息系統(http//61.133.142.83/hfczxm/public /cyzcw/login),實施網上申報審核兌現,具體按操作規程及各政策執行部門發布的申報通知要求為準。各類重點產業政策資金若已有相關資金管理辦法規定了明確的申報審核流程的,可暫不納入合肥市產業政策管理信息系統。

            除有失信行為信息(有效期內)的企業、單位、個人等不享受本細則所列各條款支持外,其他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主體均能享受本細則所列各條款支持。

            1.申報時間。

            5月中旬,各縣(市)區、開發區啟動“借轉補”項目申報工作,6月初將審核后的“借轉補”項目在產業政策管理信息系統中申報,各政策執行部門履行程序,于7月底前下達“借轉補”項目資金;7月、9月、11月,分別集中兌現一次事后獎補類政策。風險池類金融創新產品實施靈活兌現,其他獎補類產品與事后獎補一并集中兌現。申報截止期限遇節假日順延,逾期沒有申報,視為自動放棄,市產業政策執行部門不再受理。

            2.申報方法。

            申報主體首先登錄合肥市產業政策管理信息系統,并錄入真實完整信息,完成注冊。其次對照自身經濟類型及發展實際,訂閱相關政策條款,并詳細閱讀操作規程和相關資金管理辦法,提前做好申報準備工作。再次是關注各產業政策執行部門發布的申報通知要求,及時在網上提交真實、完整的申報材料,并關注部門初審意見,及時完善申報材料。原則上只上門報送材料一次。

            3.兌現流程。

            本實施細則兌現嚴格按照“網上申報、部門初審、聯合審核、媒體公示、政府審批”等流程辦理,并接受監察、審計依法監督。其中,市直部門在政策申報截止日之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資料完整性及初步符合性審核,并由申報主體在3個工作日內補充完善后,提交本部門初審。部門提出初審意見后,提交聯合審核小組按照《合肥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聯合審核導則》規定開展聯合審核。聯合審核結果在“中國·合肥”門戶網站、市直部門網站、市產業政策信息管理系統和《合肥日報》上公示,公示內容包括申報單位名稱、項目、對應條款、申報金額、核定金額等。公示期5天。公示無異議或對異議復審后,由市直部門報市政府審批。市財政局在收到市政府批準文件5個工作日內,根據資金預算安排,將政策資金預算下達或撥付至市直部門或相關縣(市)區、開發區財政局,由其撥付相關項目單位。

            (三)政策績效管理。

            “誰兌現,誰負責”的原則,根據明確的2019年各條款績效目標,由各政策執行部門負責政策資金的績效管理,牽頭組織開展政策績效評價,于次年元月份將本部門執行政策的績效評價報告報送市政府及財政部門。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的依據。市審計部門負責加強對政策執行的審計監督。

            本細則在合肥市范圍內有效,具體由市各產業政策執行部門負責解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_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_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2_国产成人99精品免费视频
            <strong id="aaswt"><dl id="aaswt"></dl></strong>
            1. <rp id="aaswt"></rp>
              <source id="aaswt"><menuitem id="aaswt"><option id="aaswt"></option></menuitem></source>
                <b id="aaswt"><tbody id="aaswt"><del id="aaswt"></del></tbody></b>

              1. <source id="aaswt"><menuitem id="aaswt"></menuitem></source>
                1. <strong id="aaswt"><tbody id="aaswt"><label id="aaswt"></label></tbody></strong>

                  <tt id="aaswt"></tt>
                    <source id="aaswt"><ins id="aaswt"><p id="aaswt"></p></ins></source>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 | 亚洲欧美综合三区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